战国策齐六貂勃常恶田单译文

貂勃经常中伤田单,说:“安平君是令小人。”安平君听到后,故意摆设酒宴召请貂勃,说:“我在什么地方得罪了先生,竟然在朝廷上被您赞美?”貂勃说:“盗跖的狗对尧狂吠,它并不认为盗跖高贵而尧卑贱,狗本来就对不是它主人的人狂吠。再说,如今假如公孙子贤明,而徐子不成器。然而假如公孙子和徐子打起来,徐子的狗,必将扑上去咬公孙子的腿肚子。如果让这狗离开不成器的人,而成为贤明人的狗,难道只是扑上去咬别人腿肚子就完了吗?”安平君说:“恭敬地听到您的命令了。”第二天,就把他推荐给齐襄王。

齐襄王有九个宠幸的侍臣纠合在一起,想要谋害安平君,他们共同对襄王说:“燕国攻打齐国的时候,楚顷襄王派将军淖齿率领万人帮助齐国抵抗燕军。如今都城已经修复,国家已经安定了,为什么不派使者向楚王表示谢意?”襄王说:“左右的人谁可以呢?”这九个人都说:“貂勃可以。”貂勃出使到楚国,楚王接受了齐国的谢意并留貂勃饮酒,过了好几天没有回国。九个人又纠合起来去对襄王说:“一个普通的貂勃,竟然滞留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君那里,难道不是因为仰仗田单的势力吗?再说安平君对大王,没有君臣礼节,上下没有个分别。况且他的心里想要于坏事。他在国内治理百姓,安抚民心,救济穷困补勘不足,对人民广施恩惠,对国外安抚戎狄与天下的贤明之士,暗中结交诸侯中的英雄豪杰。他的内心是想要篡位,希望大王详察。”有一天,襄王说:“把相国田单召唤来。”田单摘下帽子、光着脚、赤着上身来进见,然后退一步请求死罪。

过了五天,襄王对田单说:“您对我没有罪过,您尽到您的臣子之礼,我尽到我的君王之礼就行了。”貂勃从楚国回来,齐襄王当面赏赐他饮酒,酒喝得正高兴,襄王说:“把相国田单叫来。”貂勃离开坐席,向襄王行了九拜之中的最敬之礼说:“大王怎么能说出这种亡国的话呢?请大王向上和周文王比一下,谁有才能?”襄王说:“我不如周文王。”貂勃说:“是的,臣下本来知道不如。请向下和齐桓公比一下,谁有才能?”襄王说:“我不如齐桓公。”貂勃说:“是的,臣下本来知道不如。既然如此,那么周文王得到吕尚,把他尊为太公,齐桓公得到管仲,把他尊为仲父,如今大王得到安平君却偏偏叫‘单’。再说自从开天辟地以来,治理百姓的人,作为臣子而建立功勋的人,有谁的功劳能比安平君更大呢?可是大王却叫他‘单,单’。怎么能说出这种亡国的话呢?再说当初大王不能守卫先王遗留下的国家,燕国人发兵来袭击齐国故城,大王逃到城阳的山中。安平君凭借忧惧的即墨城,靠着三里的内城,五里的外城,疲惫的士兵七千,却擒获了燕国的司马骑劫,使千里失地返归齐国,这些都是安平君的功劳。正当这个时候,如果田单关闭域阳自立为王,城阳、天下的人没有谁能制止他。然而安平君从道义上谋划,从大义出发,认为不能那样做,因此修建栈道木阁,到城阳山中去迎接大王和王后,大王才能返回故国,君临亲附百姓。如今国家已经安定,民众已经安生了。大王却叫他‘单’。就是小孩如果考虑一下也不会这样傲。大王不如赶快杀掉这九个人,以向安平君谢罪,不这样做的话,国家就危险了!”襄王于是杀掉这九个人并驱逐了他们的家眷,又把万户的夜邑加封给安平君。

貂勃常恶田单原文

貂勃常恶田单,曰:“安平君,小人也。”安平君闻之,故为酒而召貂勃,曰:“单何以得罪于先生,故常见誉于朝?”貂勃曰:“跖之狗吠尧,非贵跖而贱尧也,狗固吠非其主也。且今使公孙子贤,而徐子不肖。然而使公孙子与徐子斗,徐子之狗,犹时攫公孙子之腓而噬之也。若乃得去不肖者,而为贤者狗,岂特攫其腓而噬之耳哉?”安平君曰:“敬闻命!”明日,任之于王。

王有所幸臣九人之属,欲伤安平君,相与语于王曰:“燕之伐齐之时,楚王使将军将万人而佐齐。今国已定,而社稷已安矣,何不使使者谢于楚王?”王曰:“左右孰可?”九人之属曰:“貂勃可。”貂勃使楚,楚王受而觞之,数日不反。九人之属相与语于王曰:“夫一人身,而牵留万乘者,岂不以据势也哉?且安平君之与王也,君臣无礼,而上下无别。且其志欲为不善。内牧百姓,循抚其心,振穷补不足,布德于民;外怀戎翟,天下之贤士,阴结诸侯之雄俊豪英。其志欲有为也。愿王之察之。”异日,而王曰:“召相单来。”田单免冠徒跣肉袒而进,退而请死罪。五日,而王曰:“子无罪于寡人,子为子之臣礼,吾为吾之王礼而已矣。”

貂勃从楚来,王赐诸前,酒酣,王曰:“召相田单而来。”貂勃避席稽首曰:“王恶得此亡国之言乎?王上者孰与周文王?”王曰:“吾不若也。”貂勃曰:“然,臣固知王不若也。下者孰与齐桓公?”王曰:“吾不若也。”貂勃曰:“然,臣固知王不若也。然则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,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,今王得安平君而独曰‘单’。且自天地之辟,民人之治,为人臣之功者,谁有厚于安平君者哉?而王曰‘单,单’,恶得此亡国之言乎?且王不能守先王之社稷,燕人兴师而袭齐墟,王走而之城阳之山中。安平君以惴惴之即墨,三里之城,五里之郭,敝卒七千,禽其司马,而反千里之齐,安平君之功也。当是时也,阖城阳而王,城阳、天下莫之能止。然而计之于道,归之于义,以为不可,故为栈道木阁,而迎王与后于城阳山中,王乃得反,子临百姓。今国已定,民已安矣,王乃曰‘单’。且婴儿之计不为此。王不亟杀此九子者以谢安平君,不然,国危矣!”王乃杀九子而逐其家,益封安平君以夜邑万户。

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gushicn.com/fanyi/13752.html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

相关推荐

  • 杂传第三十八译文

    王峻字秀峰,相州安阳人。父亲王丰,为乐营将。王峻年轻时靠擅长唱歌事奉梁节度使张筠<)唐庄宗攻克魏博后,张筠放弃相州,逃回京师。租庸使趟岩经过张筠家,张筠让王峻唱歌助酒,趟岩见

    2022-07-11 12:25
  • 周本纪第十一译文

    太祖圣神恭肃文武皇帝郭威,邢州尧山人。父简,在晋当顺州刺史。刘仁恭攻破顺州,简被杀,子威年少成孤儿,依靠潞州人常氏。潞州留后李继韬募勇士为军卒,威十八岁,以勇力应募。为人争强好胜,

    2022-07-11 12:13
  • 周家人传第八译文

    周太祖圣穆皇后柴氏,没有儿子,收养哥哥柴守礼的儿子作为养子,这就是周世宗。柴守礼字克让,因是皇后的亲族,拜为银青光禄大夫、检校吏部尚书、兼御史大夫。周世宗登位,加授金紫光禄大夫、检

    2022-06-20 19:39
  • 唐臣传第十三译文

    周德威字镇速,朔州马邑人。为人勇猛而足智多谋,望见烟尘就能够判断敌军的人数。他的身材高大,笑起来也不改变脸色,人们见了他,都觉得严肃可畏。跟随晋王任骑将,逐渐升迁为铁林军使,跟随晋

    2022-06-18 05:29
  • 世宗纪三译文

    显德三年(956)春正月三日,李谷上奏,在上窑打败淮南贼军。四日,征发丁壮民夫十万人修筑京城外大城。六日,诏令于本月八日前往淮南。八日,御驾从京城出发。十三日,李谷上奏,从寿州领军

    2022-06-18 05:25
  • 太祖纪二译文

    广顺元年(951)春二月十四日,晋州王晏上奏报告,河东刘崇派伪招讨使刘钧、副招讨使白截海,率领步兵骑兵一万多人来进攻州城,在本月五日分兵五路一齐进攻,王晏率领晋州士兵抵拒他们,贼军

    2022-04-16 15:05
  • 杂传第三十译文

    朱宣是宋州下邑人。年轻时跟随他的父亲贩盐做盗贼,父亲犯法被处死,朱宣于是前往侍奉青州节度使王敬武任军校,王敬武让他隶属于他的将领曹全晟。中和二年,王敬武派曹全晟入关参与攻破黄巢。返

    2022-01-23 21:14
  • 唐臣传第十五译文

    朱弘昭,太原人。年轻时事奉唐明宗任客将,唐明宗即位后,任文思使。和安重诲有矛盾,因此常常出使在外。董璋任束川节度使时,于是任朱弘昭为副使。西川孟知祥杀死他的监军李严,朱弘昭很恐惧,

    2022-01-23 21:14
  • 周家人传第七译文

    周太祖有一个皇后三个皇妃。圣穆皇后柴氏,邢州尧山人,和周太祖是同乡,于是嫁给了他。周太祖未成名时,喜好饮酒赌博,行侠仗义,不拘小节,皇后常常劝阻他。周太袒相貌奇特伟岸,皇后心里知道

    2022-01-23 21:12
  • 唐臣传第十四译文

    符习,赵州昭庆人。年轻时跟随赵王王镕任军校,从晋去救赵,在柏乡攻破梁军,赵常常派符习率兵跟随晋。晋军驻扎德胜,张文礼杀死赵王王镕,上书唐庄宗,请求议符习回到趟。唐庄宗让符习回去,符

    2022-01-23 21:12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