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剪梅·游蒋山呈叶丞相

 
作者: 宋代   辛弃疾
独立苍茫醉不归。
日暮天寒,归去来兮。
探梅踏雪几何时。
今我来思。
杨柳依依。
白石江头曲岸□。
一片闲愁,芳草萋萋。
多情山鸟不须啼。
桃李无言,下自成蹊。

()
()
(cāng)
(máng)
(zuì)
()
(guī)
()
()
(tiān)
(hán)
(guī)
()
(lái)
()
(tàn)
(méi)
()
(xuě)
()
()
(shí)
(jīn)
()
(lái)
()
(yáng)
(liǔ)
()
()
(
)
(bái)
(shí)
(jiāng)
(tóu)
()
(àn)
(□。)
()
(piàn)
(xián)
(chóu)
(fāng)
(cǎo)
()
()
(duō)
(qíng)
(shān)
(niǎo)
()
()
()
(táo)
()
()
(yán)
(xià)
()
(chéng)
()

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
辛弃疾一剪梅·游蒋山呈叶丞相翻译

独立苍茫醉不归。日暮天寒,归去来兮。探梅踏雪几何时。今我来思,杨柳依依。
我独自站在空阔无边的钟山上饮酒,天色已晚,天气变寒,已经到了回去的时候。曾几何时,我们一起踏雪寻梅,现在又依依惜别。你离开后,我将会有怎样的一番思念。

白石冈头曲岸西。一片闲愁,芳草萋萋。多情山鸟不须啼。桃李无言,下自成
长江西岸的白石岗,长满了萋萋芳草,惹来一片离愁。我对你的思念不用山鸟来表达,就像桃李不会言语,下面却自己出现了小路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李肇翔辛弃疾词沈阳:万卷出版社,2009年:第28页
2、李剑亮宋词精选: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,2011 年1月1日:第68页

辛弃疾一剪梅·游蒋山呈叶丞相译文注释

独立苍茫醉不归。
日暮天寒,归去来兮。
探梅踏雪几何时。
今我来思,杨柳依依。
苍茫:空阔无边的样子。
归去来兮: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的首句即为归去来兮。

白石冈(gāng)头曲岸西。
一片闲愁,芳草萋(qī)萋。
多情山鸟不须啼。
桃李无言,下自成(xī)
白石岗:在建康朱雀门外,当为二人常游之处。
芳草萋萋:《招隐士》:“王孙游兮不归,春草生兮萋萋。
”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李肇翔.辛弃疾词.沈阳:万卷出版社,2009年:第28页2、李剑亮.宋词精选: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,2011 年1月1日:第68页

辛弃疾一剪梅·游蒋山呈叶丞相赏析

独立苍茫醉不归。日暮天寒,归去来兮。探梅踏雪几何时。今我来思,杨柳依依。
白石冈头曲岸西。一片闲愁,芳草萋萋。多情山鸟不须啼。桃李无言,下自成蹊。

  词中上片回忆与叶衡同游钟山,“独立苍茫醉不归,日暮天寒”,点明了具体地点与时间,“独立苍茫”、“日暮天寒”以苍茫无人来表明作者的孤寂,日暮天寒说明了环境的凄清,从而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切的氛围,借陶渊明《归去来兮辞》的首句“归去来兮”,说明叶衡即将离开建康奔赴京城。“探梅踏雪几何时。”,回忆与友人当时一起在钟山上踏雪寻梅的经历,“雪”象征着纯洁,“梅”则象征着清高,傲岸的人格,词人与友人一起踏雪寻梅,则是说明两人志同道合,两人的友谊也是纯洁高尚的。“今我来思”和“杨柳依依”是《诗经·小雅·采薇》中的诗句,被作者直接引用,想象友人走后,自己一个人再来钟山那种“物是人非”的凄凉心境,化用即成的诗句,却毫无做作之感。

  下片紧承“今我来思,杨柳依依。”“白石冈头曲岸西。一片闲愁,芳草萋萋。”几句,描写了友人离开以后的具体情景:白石岗依旧是长满了萋萋芳草,景色没有变,却没有同游之人,从而而心中充满了愁绪。“多情山鸟不须啼。”,则是对这种愁绪的强调——不用山中多情的鸟儿悲啼,心中自会惆怅不已。最后两句,引用《史记·李将军列传》中赞颂李广的话说明叶衡在建康的德政受到人们的称颂,叶衡本人也受到百姓的爱戴。

参考资料:

1、李肇翔辛弃疾词沈阳:万卷出版社,2009年:第28页

《一剪梅·游蒋山呈叶丞相》作者介绍

辛弃疾简介辛弃疾 辛弃疾(1140─1207)初幼安,号稼轩,济南历城(今属山东)人。受学于亳州刘瞻,与党怀英为同舍生,号辛党。绍兴三十一年(1161),金兵南侵,中原起义军烽起。弃疾聚众二千,隶耿京为掌书记,奉表南归。高宗于建康召见,授右承务郎,任满。改广德军通判。乾道四年(1168),通判建康府,上《美芹十论》、《九议》,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。乾道八年(1172)知滁州。淳熙元年(1174),辟江东......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