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卜算子·咏梅》写作背景

其一: 毛泽东《卜算子·咏梅》写于1961年12月。在当时,正值反华高潮、三年自然灾害,这时国内有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,年轻的共和国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。 其二: 毛泽东喜欢雪,那漫天飞舞、让世界纯洁美好的雪。 在杭州,这样的雪景并不常见。巧的是,毛泽东1953年底第一次到杭州时,这里竟飘下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。 1961年11月,毛泽东又一次来到了杭州。 虽然已是冬天,但南方的天气并不太寒冷。不知为什么,诗人毛泽东又想起了雪,也想起了雪中的梅花。 被古代诗人反复吟咏过的梅花,或孤独清高,怀才不遇;或孤芳自赏,顾影自怜。 再写梅花,脱俗不易,超越更难。 然而,在毛泽东的笔下,终于以前所未有的格调和时代精神,为梅花创造一种空灵淡远而又热烈绚美的意境,豁然开了一个新生面-- 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。 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。 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。 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。 这首《卜算子·咏梅》,是毛泽东晚年诗词的代表作。 在诗人毛泽东心目中,这梅魂梅骨,梅趣梅神,不正是在多事之秋,那些始终有骨气、有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战士应有的风采吗? 梅花与雪的故事还没有结束。 依然是冬天的季节,1962年12月26日毛泽东生日那天,诗人又作《七律·冬云》以言志-- 雪压冬云白絮飞,万花纷谢一时稀。 高天滚滚寒流急,大地微微暖气吹。 独有英雄驱虎豹,更无豪杰怕熊罴。 梅花欢喜漫天雪,冻死苍蝇未足奇。 政治气候和自然气候,在诗人的心海上,俨然架起了一座桥梁,一点就通。 梅花与冰雪 ,在诗人的心曲中,仿佛藏伏着一根共振的丝弦,一拨就响。 这首《冬云》的意境,无疑是一年前的《卜算子·咏梅》的延续和发挥。

卜算子·咏梅原文

读陆游咏梅词,反其意而用之。

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。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。
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。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。

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gushicn.com/shangxi/11475.html

« 上一篇
下一篇 »

相关推荐

  • 《卜算子·咏梅》鉴赏一

    该词是毛泽东读陆游同题词,反其意而作。写于1961年12月,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《毛主席诗词》。梅花,在中国文人的笔下,往往是人格的象征或意趣的指向。由于审美

    卜算子·咏梅2022-01-23 16:33
  • 《卜算子·咏梅》赏析

    梅花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千年吟咏不绝的主题。宋代林和靖,这位赏梅爱梅的大隐士就有不断吟唱梅花的诗篇。以“妻梅子鹤”的感情寄寓于梅花之中,可谓爱梅之最的文人了。毛主席在这里所据陆游咏梅

    卜算子·咏梅2022-01-23 16:33
  • 《卜算子·咏梅》英文

    风雨送春归,Windyrainhadsentspringaway,飞雪迎春到。Flyingsnowhaswelcomedspringback.已是悬崖百丈冰,C

    卜算子·咏梅2022-01-23 16:34
  • 《卜算子·咏梅》主题

    这首词上阕描写了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,词人笔下的梅花,首先是梅花本身,表现了梅花的特点——不畏严寒,开放在坚冰悬崖,同时又不拘于梅花本身,以梅花象征革命者。下阙揭示其精神品格,由

    卜算子·咏梅2022-01-23 16:35
  • 《卜算子·咏梅》译文及注释

    风雨把春天送归这里,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。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候,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。梅花虽然俏丽,但并不炫耀自己,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消息。等到百

    卜算子·咏梅2022-01-23 20:27
  • 《卜算子·咏梅》鉴赏二

    中国文学上,歌咏梅花的诗词作品难以计数。上自帝王贵族,下至平民文士,咏梅之作层出不穷。咏梅者或倾心于梅花之香艳,着力刻画摹写其绰约风姿;或倾慕其高洁的品质,于描写之中注入作者个人的

    卜算子·咏梅2022-01-23 20:28
  • 《沁园春·寒食郓州道中》写作背景

    这阕词是谢枋得当年过郓州时所作。宋朝灭亡之后,元朝不断南征。其间,作者一直隐居在闽中,直到1289年,福建参知政事魏天佑,为了向朝廷取媚,强迫词作者北上,在寒食节,作者过郓州,四月

  • 《薄幸·送安伯弟》写作背景

    韩元吉是南宋初期主战派人物之一,他和张孝祥、陆游、辛弃疾、陈亮等人都有交往,词作亦具有辛派悲壮豪放之气概。即使在这首送别词中,也不例外。

    薄幸·送安伯弟2022-01-23 20:35
  • 《秋声赋》写作背景

    本文写于作者五十三岁时,即宋仁宗嘉佑四年。作者晚年虽身居高位,但回首往事,屡次遭贬内心隐痛难消,面对朝廷内外的污浊、黑暗,眼见国家日益衰弱,改革又无望,不免产生郁闷心情。对政治和社

    秋声赋2022-01-23 20:32
  • 《阿房宫赋》写作背景

    分析:《阿房宫赋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,即公元825年,杜牧在《上知己文章启》中说:“宝历大起宫室,广声色,故作《阿房宫赋》。”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位,善于击球,喜手搏,往往深夜捕狐,

    阿房宫赋2022-01-23 20:26
© 2017-2024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