颜真卿

颜真卿资料简介

所属朝代: 唐代诗人人物合称:楷书四大家

颜真卿图片

颜真卿(709-784,一说709-785),字清臣,汉族,唐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祖籍唐琅琊临沂(今山东临沂),中国唐代书法家。 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。他创立的“颜体”楷书与赵孟頫、柳公权、欧阳询并称“楷书四大家”。和柳公权并称:“颜筋柳骨”。

颜真卿开元二十二年(公元734年)中进士,登甲科,曾4次被任命御史,为监察迁殿中侍御史。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,被贬黜到平原(今属山东陵县)任太守,人称“颜平原”。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,迁御史大夫。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、太子太师,封鲁郡公,人称“颜鲁公”。建中四年(783年),遭宰相卢杞陷害,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,后为李缢杀。

颜真卿书法境界

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“颜体”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。颜鲁公书法既以卓越的灵性系之,境界自然瑰丽;既以其坚强的魂魄铸之,境界自然雄健;又以其丰富的人生育之,境界自然阔大。在吐露风华的…

颜真卿戎马生涯

文武双全 横扫燕赵建奇功  人如其字 刚正威武有气节  颜真卿被世代推崇的是书法,其实他在起浮的政治生涯中所作出的努力,也是被人称道的。但在朝为官势必会成为众矢之的,颜真卿也终究躲…

颜真卿纪念建筑

纪念馆  颜真卿纪念馆坐落在南京市广州路,东连乌龙潭公园,南望蛇山,西邻龙蟠里,北依清凉山、虎踞关,清静幽雅,翰墨流香。这里原是颜鲁公祠,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的祭祀唐代杰出的政治家、…

颜真卿颜体由来

为什么颜真卿的楷书被称为颜体?颜真卿(709-785 ),字清臣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。五世祖为北齐的颜之推,为著名的文学家、小学家。颜真卿于开元年间进士及弟,历任监察御史、殿…

颜真卿野史逸闻

颜真卿作抚州刺史的时候,县里有个叫杨志坚的人,酷爱学习可是家里贫困,同乡人不了解他。他的妻子因为钱财的供给太少,向他要休书离婚。杨志坚写了一首诗送给她说:“当年立志早从师,今日翻成…

颜真卿艺术特色

颜真卿的书法初学禇遂良,后又得笔法于张旭,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,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。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,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,方中见圆,具有向心力。用笔浑厚强劲,善用中锋笔法…

颜真卿生平

颜真卿开元二十二年(公元734年)中进士,登甲科,曾4次被任命御史,为监察迁殿中侍御史。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,被贬黜到平原(今属山东陵县)任太守,人称“颜平原”。建中四年(7…

颜真卿主要作品

东方朔画像赞  《东方朔画像赞》的楷书作品有两件,其一传为王羲之小楷,另一为颜真卿的大楷。此碑额篆“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并序”,唐天宝十三年十二月立于德州陵县,时年颜真卿四十六岁…

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转载请注明: http://www.gushicn.com/shiren/yanzhenqing/

  • 七绝(三更灯火五更鸡)

    【七绝】 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立志时。 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

  • 咏陶渊明

    张良思报韩,龚胜耻事新。狙击不肯就,舍生悲缙绅。
    呜呼陶渊明,奕叶为晋臣。自以公相后,每怀宗国屯。
    题诗庚子岁,自谓羲皇人。手持山海经,头戴漉酒巾。
    兴逐孤云外,心随还鸟泯。

  • 劝学诗

    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。
    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。

  •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

    泛花邀坐客,代饮引情言。 ——陆士修
    醒酒宜华席,留僧想独园。 ——张荐
    不须攀月桂,何假树庭萱。 ——李崿
    御史秋风劲,尚书北斗尊。 ——崔万
    流华净肌骨,疏瀹涤心原。 ——颜真卿
    不似春醪醉,何辞绿菽繁。 ——皎然
    素瓷传静夜,芳气清闲轩。 ——陆士修

  • 送耿湋拾遗联句

    尧舜逢明主,严徐得侍臣。分行接三事,高兴柏梁新。 ——颜真卿
    楚国千山道,秦城万里人。镜中看齿发,河上有烟尘。 ——耿湋
    望阙飞青翰,朝天忆紫宸。喜来欢宴洽,愁去咏歌频。 ——颜真卿
    顾盼情非一,睽携处亦频。吴兴贤太守,临水最殷勤。 ——耿湋

  • 七言重联句

    顷持宪简推高步,独占诗流横素波。 ——颜真卿
    不是中情深惠好,谁能千里远经过。 ——颜真卿
    诗书宛似陪康乐,少长还同宴永和。 ——皇甫曾
    夜酌此时看碾玉,晨趋几日重鸣珂。 ——皇甫曾
    万井更深空寂寞,千方雾起隐嵯峨。 ——李崿
    荧荧远火分渔浦,历历寒枝露鸟窠。 ——李崿
    汉朝旧学君公隐,鲁国今从弟子科。 ——陆羽
    只自倾心惭煦濡,何曾将口恨蹉跎。 ——陆羽
    独赏谢吟山照耀,共知殷叹树婆娑。 ——皎然
    华毂苦嫌云路隔,衲衣长向雪峰何。 ——皎然

© 2017-2024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