陌上花三首

 
作者: 宋代   苏轼

游九仙山,闻里中儿歌陌上花,父老云,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,王以书遗妃曰:“陌上花开,可缓缓归矣。
”吴人用其语为歌,含思宛转,听之凄然。
而其词鄙野,为易之云。

陌上花开蝴蝶飞,江山犹是昔人非。
遗民几度垂垂老,游女长歌缓缓归。

陌上山花无数开,路人争看翠軿来。
若为留得堂堂去,且更从教缓缓回。

生前富贵草头露,身后风流陌上花。
已作迟迟君去鲁,犹教缓缓妾还家。

()
(style="font-family:KaiTi_GB2312;font-size:9px;">yóu)
(jiǔ)
(xiān)
(shān)
(wén)
()
(zhōng)
(ér)
()
()
(shàng)
(huā)
()
(lǎo)
(yún)
()
(yuè)
(wáng)
(fēi)
(měi)
(suì)
(chūn)
()
(guī)
(lín)
(ān)
(wáng)
()
(shū)
()
(fēi)
(yuē)
(“mò)
(shàng)
(huā)
(kāi)
()
(huǎn)
(huǎn)
(guī)
()
(”wú)
(rén)
(yòng)
()
()
(wéi)
()
(hán)
()
(wǎn)
(zhuǎn)
(tīng)
(zhī)
()
(rán)
(ér)
()
()
()
()
(wéi)
()
(zhī)
(yún)
()
()
(shàng)
(huā)
(kāi)
()
(dié)
(fēi)
(jiāng)
(shān)
(yóu)
(shì)
()
(rén)
(fēi)
()
(mín)
()
()
(chuí)
(chuí)
(lǎo)
(yóu)
()
(zhǎng)
()
(huǎn)
(huǎn)
(guī)
()
(shàng)
(shān)
(huā)
()
(shù)
(kāi)
()
(rén)
(zhēng)
(kàn)
(cuì)
軿(pēng)
(lái)
(ruò)
(wéi)
(liú)
()
(táng)
(táng)
()
(qiě)
(gèng)
(cóng)
(jiāo)
(huǎn)
(huǎn)
(huí)
(shēng)
(qián)
()
(guì)
(cǎo)
(tóu)
()
(shēn)
(hòu)
(fēng)
(liú)
()
(shàng)
(huā)
()
(zuò)
(chí)
(chí)
(jun1)
()
()
(yóu)
(jiāo)
(huǎn)
(huǎn)
(qiè)
(hái)
(jiā)

提示:拼音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。

苏轼陌上花三首翻译

游九仙山,闻里中儿歌陌上花,父老云,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,王以书遗妃曰:“陌上花开,可缓缓归矣。”吴人用其语为歌,含思宛转,听之凄然。而其词鄙野,为易之云。
我在游览九仙山时,听到了当地儿歌《陌上花》。乡亲们说:吴越王钱假的妻子每年春天一定回到临安,钱王派人送信给王妃说:“田间小路上鲜花盛开,你可迟些回来。”吴人将这些话编成歌儿,所含情思婉转动人,使人听了心神凄然,然而它的歌词比较粗俗、浅陋,因此给它换掉,而成以下三首诗。

陌上花开蝴蝶飞,江山犹是昔人非。
田间小路上的花儿开了,蝴蝶在花丛中飞呀飞,江山还没有更改呀,往昔的主人早已更替。

遗民几度垂垂老,游女长歌缓缓归。
经过了几度春秋,遗民已逐渐老了,出游的女子长歌着缓缓返归。

陌上山花无数开,路人争看翠軿来。
田间小路上无数花儿烂漫盛开,路上的行人争相围观那彩车驶来。

若为留得堂堂去,且更从教缓缓回。
如果要留住这明艳的春花,那就暂且听从钱王的意见,不要急着返回。

生前富贵草头露,身后风流陌上花。
生前的富贵荣华好似草尖上的露珠,死后的风流情感正如那田间小路上的春花。

已作迟迟君去鲁,犹教缓缓妾还家。
钱王你已眷恋不堪地离杭降宋去了,还要教妻子不急于从陌上归家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黄瑞云 两宋诗三百首 :中州古籍出版社 ,1997 :83-84
2、孙凡礼 刘尚荣 苏轼诗词选 :中华书局 ,2005 :58-59

苏轼陌上花三首译文注释

游九仙山,闻里中儿歌陌上花,父老云,吴越王妃每岁春必归临安,王以书遗妃曰:“陌上花开,可缓缓归矣。
”吴人用其语为歌,含思宛转,听之凄然。
而其词鄙(bǐ)野,为易之云。
九仙山:九仙山在杭州西,山上无量院相传为葛洪、许迈炼丹处。
陌:田间小路。
吴越王妃:指五代吴越王钱俶之妃。
鄙野:粗鄙俚俗。
易之:谓变换其词(保留其调)易,更改。

陌上花开蝴蝶飞,江山犹是昔人非。
昔人非:作者作此诗时,距离太平兴国三年,已近一百年当时之人自无在者。

遗民几度垂垂老,游女长歌缓缓归。
遗民:亡国之民。
垂垂:渐渐。
垂垂:一作“年年”。
游女:出游陌上的女子。

陌上山花无数开,路人争看翠軿(píng)来。
軿:车幔,代指贵族妇女所乘有帷幔的车子。
翠:青绿色。

若为留得堂堂去,且更从教缓缓回。
堂堂:公然,决然;堂堂正正。
从教:听任,任凭。

生前富贵草头露,身后风流陌(mò)上花。
草头露:草头的露水,一会儿就干掉,比喻生前富贵不长久。

已作迟迟君去鲁,犹教缓缓妾(qiè)还家。
迟迟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孔子之去鲁,曰:‘迟迟吾行也,去父母国之道也。
”’比喻钱俶离杭州朝宋,迟迟其行,恋恋不舍。

参考资料:

1、黄瑞云 两宋诗三百首 :中州古籍出版社 ,1997 :83-84
2、孙凡礼 刘尚荣 苏轼诗词选 :中华书局 ,2005 :58-59

《陌上花三首》作者介绍

苏轼简介苏轼 苏轼(1037─1101)宋代文学家、书画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。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。祖父苏序是诗人,父苏洵长于策论,母程氏亲授以书。嘉祐二年(1057)参加礼部考试,中第二名。仁宗殿试时,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。因母丧回蜀。嘉祐六年(1061)经欧阳修推荐,应中制科第三等,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。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。熙宁二年(1069)还朝......
© 2017-2025 古诗网 | 古诗大全 | 诗词名句 | 国学典籍

粤ICP备2022032739号-1